鍋爐鑄件檢修之回轉式空氣預熱器
發布日期:2014-07-16 00:00 來源:http://www.fraservalleyphilharmonic.com 點擊:
1、檢修項目
(1)檢修上、下軸承及減速器油泄漏。
(2)檢修轉子密封狀況及間隙尺寸,并進行適當的調整。
(3)檢查傳熱板。煙灰堵塞的傳熱板應通過沖洗的方法進行清理,更換磨損嚴重的傳熱板。
(4)檢修吹灰器及沖洗噴嘴,堵塞的噴嘴要進行清理。
(5) 更換磨損嚴重的密封件。
2、大修項目(按照檢修項目進行)
3、檢修
回轉式空氣預熱器漏風大的主要原因是預熱器變形,引起密封間隙過大。裝滿傳熱元件的空氣預熱器的轉子或靜子熱態時由于熱端溫度高,轉子或靜子徑向膨脹大;轉子或靜子冷端溫度低,徑向間隙??;同時由于中心軸向上膨脹,熱端相對膨脹的多,中心部上移多,外緣??;再加上自重下垂,形成蘑菇狀變形,以致扇形密封板與轉子、靜子端面密封間隙,熱端外緣比冷態增大很多,形成三角形狀的漏風區,而冷端則相反,比冷態時減少。
如轉子直徑為8.5m、高2.5m的空氣預熱器,當冷、熱平均溫差為300℃時,其變形值達13mm。為適應熱態時轉子的這種變形,冷端徑向密封面的外側必須預先留有足夠間隙,使轉子受熱面下垂時,此預留間隙正好消失。而熱端徑向密封面冷態時預留轉子轉動時的安全間隙即可,熱態時轉子下垂會使間隙變大。
軸向密封由裝在轉子外殼側的軸向密封與裝在外殼內側弧形密封板構成。其作用是防止空氣從轉子與外殼間的環形通道向煙氣側泄漏,軸向密封片的位置與徑向密封片的位置一一對應,弧形密封板的寬度與扇形密封板外側寬度相等,它們的中線用銷軸定位;保證運轉時軸向密封正確發揮作用。冷態安裝時,在軸向密封片與軸向弧形密封板之間預留一個間隙,間隙值的大小由轉子與外殼的徑向膨脹量而定,熱端大些,冷端小些,使熱態時保持理想的密封緊貼狀態。由于軸向密封長度是由轉子高度定的,而不由轉子的直徑所決定,故它能大大縮短空氣與煙氣側的密封長度
為了補償熱變形,一般在空氣預熱器軸向密封和徑向密封設計時,使軸向和徑向密封可以在預熱器外殼進行調節。但只要冷態時密封板定位正確,密封間隙符合要求,運行時一般不必要調節。
4、驗收及質量標準
(1)輪轂軸的垂直度。使用框式水平儀(0.02mm/m),將框式水平儀水平置于軸的上端面,觀察水平儀水平方向讀數。取得數據后,再將水平儀轉動180°,再測量一次,看其數值是否一樣。然后將水平儀轉動90°(十字形),重復以上測量方法,以檢驗輪軸是否垂直,符合要求,從理論上講,下軸承座端面到上部軸端測量軸線所允許的組裝偏差如圖4-14所示。
(2)轉子。距回轉體切向板和徑向板的線性偏差每米不應超過1mm,整個板的長度不超過±2mm,回轉體的轉孔的公差對于相鄰孔間的節距不應超過0.5mm,對孔的整個長度不超過±1mm。轉子的橢圓度應符合下列要求:用百分表測量時,如直徑≤6.5mm,其值不大于2mm;當6.5m<直徑≤10m時,不大于3mm;當10<m直徑≤15m時,不大于4mm。
(3)密封裝置。對任選點的測量平面,對于上、下端板組裝的不平整度為±1mm。密封裝置的調整螺栓應靈活好用,并有足夠的調整余量,如圖4-15所示。
(4)外殼。轉子安裝應垂直,外殼應與轉子同心,不同心度不大于3mm,且圓周間隙應均勻。
(5)驅動裝置。傳動圍帶(以銷軸為準)的橢圓度不大于2mm,銷軸與傳動齒的安裝間隙應符合設備技術文件規定,測量時用百分表進行,且表一定要對準銷軸。
(6)上、下軸承。軸承在開始安裝前,必有仔細檢查,不允許有銹蝕、凹坑、凹痕,或用眼看得見的其他缺陷,特別是對珠子和滾道的外表面,確認無損后方能裝配。
(7)橫梁。上、下梁的不平度不大于2mm。
(8)緊固體和輔助元件。堅固估必須連接可靠,輔助元件必須齊全有效,如沖洗裝置的噴嘴及吹灰器等。
(9)傳熱元件(蓄勢板)。傳熱元件裝入扇形倉內不得松動,否則應增插波形板或定位板。轉子傳熱元件安裝應在試轉合格后進行,施工中應注意轉子的整體平衡,并防止傳熱元件間有雜物堵塞。